1、天步真原-清朝薛凤祚所译西洋穆尼阁法也。
2、天官五星-清朝作
3、开元占经-唐朝作品-其中以对木星岁星运转作了确切的论述。与七政四余并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几本书均于七政四余天星算法无关。
同时经纬度一词与发现。是从18世纪西方英国提出来的。18世纪在清朝了。 计算天星日课,要求计算某个星球离地球最近或最远、然星球也是离地球上某个地方的最近或最远,这是需用经纬度对球面进行分析。
疯传七政四余为吾国几千年流传之作品,请看钦天监史料。自元末明初西方传教士入中国。明初沿置司天监、回回司天监,旋改称钦天监,有监正、监副等官,末年有西洋传教士参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监事王大臣为长官,监工、监副等官满、汉并用,并有西洋传教士参加。乾隆初曾定监副以满、汉、西洋分用。
清政府上台,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编制新历法颁行天下,代替前王朝的1日历。多尔衮命令钦天监官员负责新历法的修订。当时钦天监官员使用中国传统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推算出天文现象出现的时间与实际发生时间差距较大,影响到新王朝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多尔衮对此十分不满,召见汤若望询问有关技术问题。通过同年八月对日食时间的测定,三种历法优劣顿现,汉、回历法分别相差二刻、四刻,而“西洋新法”的测算结果丝毫不差。清政府当即宜布采用西洋新法,将新历书赐名“时宪历”,不久汤若望接任钦天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的台长。能推算历法的人在被当时被认为懂占星术,受到官员和民众的崇拜。此时才有所传天星算命、天星占法。自汤若望以后,直到清道光年间,钦天监官员都用西方传教士担当。
望层主能正规学习天星日课,不要在网上买几本书就妄加应用与评论七政四余天星日课与别人。 本人并不是想与人争执什么,只就正史料与师传相关学术作论证,也是以多年经验在说。当然层主肯定也过人之处才会如此自信的。才会语言与眼中放不进别人。本人承认你水平高深。
至于中国占星学何时朝向命理学发展,从大陆江晓原博士《天学外史》、《天文西学东渐集》及大陵.薄树人教授编《中国天文学史》的叙述,可判断应是在魏晋南北朝,印度占星学随着大量佛经东传后结合中国本土的阴阳五行学说慢慢地蕴酿发酵,而在隋唐开花结子,我们可以举几个证据说明中国七政四余与印度占星学的关联。
1.黄道12星座的名称出现在中国是隋《日藏经》、唐《宿曜经》传入后才见到的,虽然中国也有类似12次的称呼,但两者名称及意义完全不同,应知道黄道12星座是重要因素之一。
2.上述之《宿曜经》记载黄道12宫,各宫有一主管行星,即:
子?土?宝瓶宫 丑?土?磨竭宫 寅?木?人马宫 卯?火?蝎虫宫
辰?金?秤量宫 巳?水?双女宫 午?日?师子宫 未?月?螃蟹宫
申?水?夫妇宫 酉?金?金牛宫 戍?火?白羊宫 亥?木?双鱼宫
这项内容是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相当重要的项目,因命宫主星及其它宫主星是论断的要素。黄道12宫主星也同样在佛经东传之前,未在中国本土发现过。
3.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命宫的订法为印度占星学命宫定法的最简单型式,前者不考虑出生地点,仅以太阳所在黄道12宫起生时顺数至卯所在之黄道12宫即是命宫。由于印度占星学采整个星座宫位制,在一般情形,若系日出卯时,所得命宫结果不致差异太大。
4.命宫定出后,即按逆时针方式列出后天12宫,这个步骤中、印皆同,除了第12宫中国定名为相貌宫,而印度定名不幸宫,名称和意义略有差异外,其它11宫完全相同,同样地在印度占星学未东传前,也未在中国本土发现。
5.中国采用罗喉及计都完全是印度占星学的同名称同性质之隐曜。
6.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的重要赋文《西天聿斯经》几乎95%是印度占星学内容及论断方法,其中5%掺杂中国的28宿和神熬。
7.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各派强调的身宫概念,完全移植自印度占星学以月亮所在位置称为月亮身宫盘“ChandraChart”的概念,尽管琴堂派以逢酉安身论身宫,然果老派或耶律派的身宫取法和“ChandraChart”一模一样。
8.东海大学哲学系邝芷人教授在《阴阳五行及其体系》
第10章阴阳五行与中国禄命法,提出果老可能是Horo的音译,Horo是天宫图Horoscope的简称,亦即果老星宗或七政四余命理学源于印度或西方系统甚明。
易学末学,望层主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