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宣之父环公与唐僧人陈袆友好,唐僧西行归国后至福建仙游县,赠经书十卷于环。伯宣遵父命,将此经书传至子孙,到陈兰是第七代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经书保存完好。 一日,年逾花甲的陈兰,在门前的桂花树下细阅经书,昏昏睡去。梦中,见一仙人,清风道骨,端坐在桂花树杈,口中念念有词曰:尔门前一山,挡住了子孙发旺龙脉,须建镇山之塔,方可保子孙昌盛,后人腾达。说完连人带树飞至门前山顶。陈兰醒后,甚怪之。遂遵仙人所嘱,在飞至门前山上的桂花树下建起了此塔。陈兰将此塔命名为“三藏阁”,将祖辈传下的唐僧十卷经书,藏于塔中。
陈兰以上五代单传,“三藏阁”建成后,兰子青接连生下了六个儿子,六个儿子又生了十九个孙子,十九个孙子又生了三十二个孙子。义门陈氏从此繁昌起来,成为中外闻名的望族大姓。今天,“三藏阁”仍矗立在镇场山上,诉说千年风雨,笑迎八方宾客。
飞杖引泉: 公元832年四月初三这天一大早,义门开山祖陈旺带领全家十余口,循着仙人掷杖方向,从庐山圣治峰出发,行六十余里,到达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此时,天色已晚,陈旺一家依路而宿。半夜时分,陈旺被一束强光照醒。只见眼前数丈处,金光四射,灿如白昼。陈旺大惊,寻光而去,见一飞杖,直插平地,闪闪发光。他知道,这便是仙人指点之地,是自己要寻找的地方。陈旺欲拔起飞杖,谁知道杖生根一般,,根本无法拔出。他只好守在飞杖旁,直到天明。 天亮后,陈旺带领全家,在飞杖旁伐木备料,筑屋造家。三天后,就建起了一栋能安身的木屋。木屋建成后,陈旺想,飞杖是宝物啊,应当取回,收藏于屋内,做传家之珍宝。于是唤来全家人,共取飞杖。谁知只轻轻一拔,飞杖便轻松取出。陈旺明白,这是天意,让他在这里筑家。从飞杖拔出的地方,喷出三尺多高的泉水,这水,又清又甜,入口怡人。于是,陈旺边带领家人,在泉水处掘一水井。水井挖至一丈五尺深时,便再也挖不动了,原来,井底是一块整石。这口井便是义门陈氏有记载的三十二口井中的第一口井。
此井四季清澈,从不干涸。一年,江南大旱,方圆几十里的井都干了,唯独这口井,水清依旧,供四乡八邻吃喝用度。时至今日,此井保存完好,其水依然汩汩流荡,清澈见底,滋养着无数生灵。
仙择吉地 :义门先祖伯宣公,又称古灵先生,出生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曾注史书八十七卷,名闻朝野,授翰林大学士、著作郎。唐开元十九年(731)九月,因访友马总,来到庐山之南麓南康(今星子县)。他在暇游庐山圣治峰时,见山川秀丽、清幽怡人,美若仙境,遂定居于此。
同年三月初六正午,伯宣与家人吃过午饭,在家门口休息,突然乌天黑地、雷电交加,瞬刻间大地一片朦胧,朦胧之中,见一仙人,头戴七星冠、身着道士服、骑着丹凤从空中飘然而至,非常恭敬地说:“我是一仙道,现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寻找具有生服灵光之地,为修仙之所。我已寻找了五百年之久,觉得你住的地方最适合于我修炼,先生能否割爱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