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故事,接下来我就要跟大家说说环绕在朱熹祖墓周围的这些古代杉树了。你们见过这样高大集中的杉树吗?它们就是著名的“江南古杉群”。那么,这些古杉群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听我给大家细说来龙去脉吧。 m?&1yU9
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第二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这时的朱熹已经47岁,他在门人蔡元定的陪同下,于农历三月二十日抵达婺源,当时正值清明节前。到县城的头几天,他就遍走山间,到所有他家在婺源的远祖墓地,包括一世祖到八世祖,全部一一进行了祭祀。他祭扫四世祖朱惟甫墓时,写下了这篇《归新安祭墓文》,“熹一去乡井,二十七年。乔木兴怀,实劳梦想。兹焉展扫,悲悼增深。所愿宗盟,共加严护。神灵安止,余庆下流。凡在云仍,毕沾兹荫。酒肴之奠,惟告其衷。精爽如存,尚祈鉴享!”即便今天,我们重读朱子的那些感怀,也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 Y&K;l_
第二次回婺源的朱熹,不但全部祭扫了所有的在婺源的祖墓,他还按“封前植树”的风俗,在每一座祖墓的四周,都植下树苗,目的是要“载祀久远”。意思是说:我朱熹远在福建,不能长久地陪伴在你们身边,也不能每年清明都来为你们祭祀,那么,就让我亲手种下的这些树永远陪伴在你们身边,表达对你们的孝敬和祭拜吧。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朱熹当年在高祖母墓前亲手种下的24棵杉树。这些树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尚存的16棵,其中,最高的近40米,最粗的胸围有3.43米,最大的树干材积近18立方米。这16棵巨大无比的古杉树,就组成了闻名天下的“江南古杉群”。 }m-FGk
或许有朋友会问:这24棵树,有什么寓意呢?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这24棵树,代表的是二十四节气,也有人说:这24棵树,隐含着二十四孝,这24棵杉树的分布形状,就像一个八卦图阵,每一棵树都有卦名。到底真实情况是什么,恐怕是一个永远无法求解的谜了。 l(Q?rwI8Y
可能还有朋友要问:既然当年朱熹种下的是24棵树,为什么现在只剩下16棵呢?原先在文公山上义务守山十多年的程赣英老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根据陈老先生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第一棵,就被人偷偷地砍去了。因为这个地方的风水太好了,偷根树,想沾点“灵气”。官府及时出面,把砍树的那人抓去坐牢了。这件事记载是《吴景鸾先生传》中。 plZ>03(6Q
从那以后的几百年间,23棵树一直留存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初期,“破四旧”盛行,这文公山下有个小队长,——请原谅我不能明说他的姓名,因为他也有后代儿孙的,——靠造反起家,他不信邪,就到这里来要砍一棵大杉树回去建新房。结果树被砍倒时,大杉树的“树老”砸断了他的左手。 ~^cMys |'
第三次,是在文革高潮的时候,当时晓林垦殖场官坑分场,为了打禾斛,到这山上来砍苦槠树作木料,结果那苦槠树倒下时,打断了这些杉树中的一棵。这事向当时的垦殖场书记一汇报,书记想,做棺材正缺上等的杉木料呢,来山上砍走了5棵大杉树。这样前后相加,共少了8棵古杉树。 Exk\8,EGqS
传说当年朱熹来文公山祭扫这位程氏豆蔻夫人的墓地时,也是写了祭墓文的,还传说当年朱熹写祭墓文时,不小心把墨汁撒落在地上,后来就变成了“文公墨”。什么是文公墨呢?就是这山上的土中有一种乌黑发亮、形状小、呈方形的石块,但极不容易找到。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谁有运气捡到文公墨,谁就能沾上朱文公的才气,就能成为文学泰斗,才气冠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