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山西面,有三座山峰,南面是龙头山,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形山,滴水洞就被环抱其间。它占地约五平方公里,只有一条公路蜿蜒能至。它的豁口是韶山水库,深幽清雅。三面树木挺立,杜鹃火红。有两山陡立,过去原有一桥,桥下是小溪,桥头边有一个山洞,即使是天干大旱,洞中仍滴水不断,回声悠扬,其韵如琴,这就是滴水洞。只因毛主席由东而至,所以称它为“西方山洞”。
毛泽东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当地人很迷信风水,毛泽东的祖父也是很信这个东西的。
有一次,毛主席讲:“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边的虎歇坪,为了选择这个地方,请风水先生卜了11天时间。”
毛主席还讲:“为什么又搬到上屋场(即现在的毛泽东故居)来了呢?我父亲早年还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没有看重风水,而是看重了这一片的土地好。”
毛主席给我们讲了一件趣事:他的祖父毛翼臣有一个哥哥叫毛德臣,他们在虎歇坪干活时,发现这个地方很干燥,任何时候的雨水都淋不到。毛主席说:“他们活着就在考虑死后的归宿,两人都想埋在这里。还不仅仅因为这里干燥,因为他们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了的,说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好在‘龙脉’上。于是两兄弟争吵不休。”毛主席笑着说:“我看这个风水先生既会挑拨离间,又能平息一些事情,他说:‘这块土地告诉我,你们两人谁先死谁就埋在这里。’奇了,风水先生还能与土地对话。”他还说:“只有在封建时代是这样,谁愿意早一点死呢?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谁又控制得了呢?”
毛主席沉静地讲道:“不过,老祖宗是不能忘记的,我至今还很怀念我的母亲,我母亲非常善良,非常慈祥,济困扶贫,爱老怜幼,我不能忘记她啊!”
毛主席讲这番话时,两眼含着泪光。谁能理解主席的这一孝母之心呢?有一次,毛主席看韶山县志,他说:“蒋介石要挖我的祖坟,这是失民心嘛。失民心者失天下。”毛主席讲这话时,是很高兴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最终胜利了,打败了蒋介石。同时,从另一个方面看,毛主席也是很讲民心的,他有一颗慈祥的心。
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截断了山沟,滴水洞不复存在了,但两山相夹,仍是一个大洞。毛泽东对滴水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很多亲人去世后就埋在这一带山上。
毛主席喜欢这个地方,夏日凉风习习,气候宜人,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1959年6月26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陪同毛主席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同志。那次,我没有去。但后来得知毛主席对周小舟同志建议说:“你们省委研究一下,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草房,省里开个会,其他领导来休息一下也可以嘛!”
毛主席又讲:“我老了回来住一住。”
毛主席讲的修几间茅草房,两年后变成了几座别墅。
在滴水洞的万绿丛中,有一座青灰色的四屋脊的平房,那就是被称作1号楼的房舍,是毛泽东的下榻处。1号楼背靠毛家的祖坟,由坟地延伸而至,面朝龙头山,似乎也有风水先生测定。房屋倚山而建。房内有会客厅,还有两套住房。从1号楼至2号楼的回廊上,有几间偏房,是给工作人员居住的。1966年,我随毛主席南巡,就同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新华社摄影师钱嗣杰住在2号楼。2号楼是2层楼的客房,共有24间。3号楼有3层,就在进洞不远的山脚下,距1号楼约有600米,是8341部队和省委接待处同志的住宿地。
在20世纪60年代初,滴水洞一度成为禁区。修建它的时候,被称为“二○三”工程,对外是绝对保密的。修成后,除个别领导同志在此小住外,一般的人不得进入。由此,本来就很神秘的滴水洞,越发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1966年6月15日,毛主席乘专列离开了风景秀丽的杭州,当日到达南昌住了一晚。
6月16日,专列直奔湖南长沙。毛主席在九所3号楼住了一个晚上。
6月17日下午15时,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省委接待处处长肖根如陪同我们一道直奔滴水洞而来。
毛主席坐在一辆吉姆车上,我同高文礼同志坐在前卫车上带路。毛主席的一前一后均有轿车。前后轿车上面坐的都是警卫人员。
到了滴水洞口,8341部队一部分住进3号楼,毛主席住1号楼,我和高文礼、钱嗣杰及一部分警卫部队住2号楼,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毛主席下了车,沿着1号楼边走边看,抬首望望葱绿的群山,他高兴地说:“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钱哪!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
这是毛主席继1959年后第二次回故乡。那一次,他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一回他又要写下一些什么呢?我们揣摸不透,但是可以看出,毛主席是有心事的,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地方,思考问题。毛主席选了家乡的滴水洞,这是有历史意义的。
时值仲夏,气温较高,滴水洞别墅没有冷气设备。肖根如处长亲自从长沙用卡车拉来几个大木桶和几块冰,冰块放在木桶里,用电风扇把冰块吹融变成冷气,使室内温度降低。这项工作由郭国群、曾彩谋同志精心管理,搞得很好。
毛主席看了很高兴,他幽默地说:“这种‘土空调’不错嘛。”
毛主席1966年6月17日来到“滴水洞”,日日夜夜看文件、材料、报纸等,在滴水洞住了11天……
文章摘自《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张耀祠回忆录》
[ 此贴被蒙江人在2008-10-28 15:4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