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6»Pages: 2/25     Go
主题 : 江西行))访修水县余良墓: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649
威望: 16539 点
金钱: 680279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3672 点
在线时间: 134926(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4-05
10楼  发表于: 2019-10-15 20:36

hF m_`J&"  
29,于坟后看左一
Gg'sgn   
B$ty`/{w,B  
30,于坟后看左二
3JhT  
|5J'`1W  
31,于坟后看右一
vbFi# |EU  
( X(61[Lu  
32,于坟后看右二
     KmF" Ccc  
&lbZTY}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649
威望: 16539 点
金钱: 680279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3672 点
在线时间: 134926(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4-05
11楼  发表于: 2019-10-15 20:39

7hV9nuW  
33,于坟右看青龙砂
y4N8B:j%  
Go^a~Sf$  
34,于坟左看白虎砂
   Rs$fNW@P  
j 3/ I =  
31VDlcn E  
【数据】以地盘列出: c#)!-5E~H  
碑立:子山4度 rC !!X  
左峰:甲76度 RN, 5>.w  
右峰:酉269度,戌峰300度。 =1|^) 4M,x  
朝山:最高顶在巳149度,丙峰164度。 4lM)ZDg  
水来:左界水来寅方 I, 7~D!4G  
水出:内堂水出未方 <@F.qMl  
&^q!,7.J  
【浅析】 R_DstpsT  
此小枝尽结,窝中乳,于乳底吐大唇,撞后脉而葬。 5OJ8o>BF  
于穴星顶上看朝山极高似压,但入穴场一看,又不觉其压,有如挂榜,穴场甚是窝藏,恍如暧阁。 C0f<xhp?j  
诸峰合吉,内水来去均宜,故能发丁催贵。外堂河水弯环,朝向朝山凹肚弯处,有一条小溪逆流而来,田板水亦层层降下,是为仓板水,是为先发丁、后发财之吉穴。至于后来贵至宰相、尚书,当是另有其它吉穴荫发(注:当地还有其它大贵穴,我等在朝山观察时就看到两个,此地古称十里长茅,皆是余氏之地,周边山脉基本都是余氏所葬,故此二贵地或是余氏早就葬过了)。按余氏族谱记载,还有几个名地,但因为时间和资料准备不足,所以就不能一 一探访了。至于本案例主要是大发人丁、后发大富、兼发科名小贵之地。 `(- nSQ  
9_=0:GH k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金钱:+200(平安是福!) 灵师辛苦
  •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易无止境 永远探索!微信 13937538140
    级别: 贵宾

    UID: 154318
    精华: 2
    发帖: 2478
    威望: 347 点
    金钱: 18862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5 点
    在线时间: 44341(时)
    注册时间: 2014-02-28
    最后登录: 2025-04-05
    12楼  发表于: 2019-10-15 20:39

    好案例谢分享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649
    威望: 16539 点
    金钱: 680279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3672 点
    在线时间: 134926(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4-05
    13楼  发表于: 2019-10-15 20:40

    `iQ])C^d  
    【乌龙墓的故事】 B,5kG{2!  
        传说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处在改朝换代时期,华夏大乱,经常有战事发生。一日深夜,安居坳一带又传来了官兵喊杀声,余氏家人纷纷逃到山里,待安顿下来不久,其中的一对夫妇发现他们年仅3个月大的儿子丢在了家中,望着山下来回走动的官兵,这对夫妇心如刀绞,他们知道,这回儿子不是被官兵杀害就是要被饿死。 Nc da~h Q  
    sBq-"YcjR  
      整整两天两夜,官兵才离开。年轻的夫妇迫不及待地下山,他们到处找儿子都没有发现他的身影。最后,他们在床底下听到了一丝动静,趴下一看,发现儿子被自家养的一只黑狗搂在怀里,儿子正安详地吃着狗奶呢。原来,是那只黑狗将小孩咬住拖至床底下,不仅躲过了官兵,而且用自己的奶水喂饱了小孩。余氏后人对这只黑狗感激不已,后来黑狗去世后,他们专门为这只黑狗修建了坟墓,一直敬奉至今。这只黑狗叫“乌龙”,坟就叫乌龙墓了。 *HONA>u   
    G(3wI}  
    &E?TR A# E  
    35,义犬墓
    k4E2OyCFoJ  
    图35,乌龙墓就葬在余良墓的白虎砂臂弯内,守护着余氏祖先之意。 &FpoMW  
    A3 uF 0A  
    36,义犬墓碑
    q+Ec|Xd e  
    图36,此墓是2001年重修立碑,该坟仅是纪念意义,故不累述。 XsEo t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威望:+5(龙玉其) 经典原创
  • 金钱:+100(象爻) 优秀文章
  •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略知峦头,不识理气,胡吹乱讲,望多多包涵!!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171329
    精华: 0
    发帖: 3498
    威望: 96 点
    金钱: 2482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1 点
    在线时间: 30419(时)
    注册时间: 2014-08-26
    最后登录: 2025-04-01
    14楼  发表于: 2019-10-15 21:05

    学习了。。。               
    西早
    级别: 嘉宾
    UID: 36341
    精华: 0
    发帖: 516
    威望: 26 点
    金钱: 203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 点
    在线时间: 22198(时)
    注册时间: 2010-03-31
    最后登录: 2025-03-13
    15楼  发表于: 2019-10-15 21:07

    欣赏别人的老祖,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我覃氏就没有这么大气的祖地。这36张图不知要撒下多少汗水才换来,图精文美,知识面太广了,有时真怀疑您是教授是史学家。
    级别: 嘉宾

    UID: 110220
    精华: 0
    发帖: 3623
    威望: 208 点
    金钱: 3012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8 点
    在线时间: 78499(时)
    注册时间: 2012-08-13
    最后登录: 2025-04-05
    16楼  发表于: 2019-10-15 21:13

    成主之墓,以发丁发财为主最宜了。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203366
    精华: 0
    发帖: 979
    威望: 87 点
    金钱: 732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9 点
    在线时间: 76565(时)
    注册时间: 2016-01-11
    最后登录: 2025-04-05
    17楼  发表于: 2019-10-15 21:16

    谢谢灵师,考察辛苦了。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202720
    精华: 0
    发帖: 978
    威望: 67 点
    金钱: 529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 点
    在线时间: 11868(时)
    注册时间: 2015-12-07
    最后登录: 2025-01-10
    18楼  发表于: 2019-10-15 21:19

    横龙结穴难点穴   
    平生酷爱青山走
    悄悄看帖不多语,自得心中好自在。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91035
    精华: 0
    发帖: 352
    威望: 14 点
    金钱: 1962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15443(时)
    注册时间: 2015-05-04
    最后登录: 2023-08-02
    19楼  发表于: 2019-10-15 21:27

    好紧凑的局,充分理解了逼压与否的含义。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6»Pages: 2/25     Go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阴宅风水≌≌ » 江西行))访修水县余良墓: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